時間:2023年03月31日
早前,有人猜測,萬海航運可能會在交易量下降的情況下退出跨太平洋市場。當運價在2020年至2022年達到歷史高位時,長途海運貿易吸引了一些新來者,但市場調整已導致許多此類航線被迫退出。
近日,萬海航運通過將8,500-13,100標準箱的船舶部署到將與Hapag-Lloyd聯合運營的亞美東海岸航線的舉動,粉碎了其即將退出跨太平洋貿易的傳聞。
據悉,萬海航運通過將AA7和AA9這兩個亞洲-USEC服務合并為一個來打破謠言,停靠上海、寧波、臺北、蛇口、蔡梅、新加坡、紐約、諾福克和薩凡納,返回上海通過巴拿馬運河。
更改后的AA7將無法停靠科倫坡、諾福克、查爾斯頓和克里斯托瓦爾。
并且,從4月1日起,購買了萬海美國東海岸航線艙位的Hapag-Lloyd將成為AA7的聯合運營商。
目前,萬海擁有11艘4,250至7,240標準箱的船舶運營AA7,但從4月1日起,該服務將擴大至12艘8,500至13,100標準箱的船舶。萬海將貢獻8艘,Hapag-Lloyd貢獻4艘。
新計劃將促進萬海在2020年至2022年間訂購的18艘13,100-13,250teu新造船的就業。該承運人已接收四艘,其中三艘服務于AA3 USEC服務,而另一艘已分配至南美洲西海岸服務。
由于環境法規可能導致其6%-10%的船隊被拆除,萬海正在通過部署更大的船舶來提高其在跨太平洋航線上的競爭力,同時將較小的船舶轉移到其核心的亞洲內部航線。
1月業績創紀錄 運力排名全球第11位
據國際船舶網消息,2月11日,萬海航運公布1月營收首度突破300億元新臺幣大關,創下歷史新高。1月合并營收達新臺幣325.1億元(約合人民幣74.02億元),月增39.82%,年增140.03%。受益于春節前貨主出貨力道強勁,以及各地運價上漲兩項因素影響,萬海航運1月業績表現亮眼,比去年9月創下的257.64億元紀錄大幅增加26.18%。
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顯示,萬海航運目前船隊運力約44萬TEU,運力排名全球第11位。
據國際海事信息網報道,有分析觀點指出,萬海航運2023年綜合運價將從2022年初的歷史新高下跌約50%,并于2024年進一步下跌5%至10%。另一方面,萬海航運用于更換新船和船隊擴張的資本支出增加,但盡管如此,由于萬海航運側重獲利及有效率的運力管理,因此即使運價下跌80%也影響不大。
此外,新船的加入也將有助于提升萬海航運的運營效率,并將為該公司未來1至2年的獲利能力提供部分支撐。不過,萬海航運在跨太平洋航線的積極擴張可能會導致獲利波動,因為遠洋航線的競爭更為激烈,且萬海航運并非主要航運聯盟中的成員公司。
業內人士稱,萬海航運在過去兩年積累了大量現金,應該能夠提升該公司的財務結構,并在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下跌的運價環境中提供緩沖空間,使該公司免于受到未來幾個季度運價進一步下跌的影響。
背景資料
萬海航運創立于1965年2月24日,從中國臺灣地區出發,以日本和東南亞航線起家,成為亞洲最大航商之一,近年更積極拓展歐,美市場,逐步建構出一個橫跨亞,歐,美,非四大洲,遍布31個國家,廣設100多個營業據點的日不落版圖,帶著亞洲第一的榮耀,為全球客戶提供無懈可擊的服務。
注:本文匯總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涉及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