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02月17日
近日,陽明海運的董事長蔡豐明與萬海航運的總經理謝福隆均表示,今年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盡管俄烏之間已達成停火協議,但戰爭是否真正結束以及船舶能否恢復通行蘇伊士運河仍不明朗。此外,美國重啟關稅措施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立場,為全球供應鏈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上半年需要保持謹慎觀察,靈活應對各種變化。
關于船公司盈利至關重要的美國航線長期合約價格談判即將展開,謝福隆指出,今年的談判氛圍相較于去年上半年有所改善。目前,對于美西航線,大型客戶的報價約為每40尺標準箱2,000美元,而中小型客戶的報價則為2,500美元。他們期望今年的長期合約價格能比去年更為理想。去年美西航線的長期合約運價大約在1,2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
謝福隆指出,當前租船市場的租金依然維持高位,這表明整體的船舶市場供給仍然偏緊,因此對市場前景不必過于悲觀。
與此同時,陽明海運的董事長蔡豐明強調,今年的航運業正面臨著新的重大挑戰,包括地緣政治、氣候變遷以及AI技術這三大方面。其中,雖然俄烏沖突的停火協議對地緣政治影響及世界和平而言是積極的信號,但對航運商來說卻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因此,在上半年,他們會謹慎觀察船隊的未來布局及航線規劃,因為這將對海運的供需關系構成另一重挑戰。
蔡豐明指出,運價由市場供需決定,若供給大于需求,譬如說紅海事件解除之后,推估運力可能會增加,船公司對于運費的部分會怎樣應對與調整,都會影響整個市場變化。
謝福隆也著重指出,當前市場依舊充滿變數。無論是歐洲航線還是地中海航線,都尚未出現船公司即將恢復紅海航行的明顯跡象。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無疑對海運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考慮到出貨的主要來源地是中國大陸,而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了10%的關稅,這可能會引發貨流的減少。
針對美國對墨西哥加征關稅的決定被延后一個月實施所帶來的后續影響,謝福隆認為目前仍需持續觀察。他提到,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運往中南美洲的貨源出現了下滑,這正是受到了關稅調整的影響。考慮到中南美洲的旺季通常在第二季度,這可被視為今年觀察市場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